Wednesday, April 04, 2007

祆教研究中文书目

http://www.eurasianhistory.com/data/articles/e01/1589.html



祆教研究中文书目
(按作者姓氏拉丁拼音顺序排列)

阿合买提江·艾海提
------《西域拜火习俗的文化理解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1年第3期,页95-101。
阿米娜译,法兰兹·格瑞内(Frantz Grenet,按:即葛乐耐)著
------《法国-乌兹别克考古队在古代撒马尔干遗址阿弗拉西阿卜(Afrasiab)发掘的主要成果》,《法国汉学》丛书编辑委员会编《法国汉学》第八辑(教育史专号),中华书局,2003年12月第1版,页510-531。
白建钢
------《祆教遗俗至今传》,《光明日报》,1988年6月1日第2版。
毕 波:
------《书评:Grigori L.Semenov: STUDIEN ZUR SOGDISCHEN KULTUR AN DER SEIDENSTRAβE(《丝绸之路上的粟特文化研究》, HARRASSOWITZ VERLAG, WIESBADEN, 1996)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5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3年,页524-529。
------《信仰空间的万花筒--粟特人的东渐与宗教信仰的转换》,荣新江、张志清(主编)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,页49-56。
------《粟特文古信札汉译与注释》,《文史》2004年第2辑,页73-97。
------《虞弘墓所谓“夫妇宴饮图”辨析》,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2006年第1期,页66-83。
毕波、郑文彬译,黎北岚著
------《祆神崇拜: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?》),提交2004年4月23-25日北京举行“粟特人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”论文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416-429。
蔡鸿生
------《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》,北京中华书局,1998年。
------《论突厥事火》,《中亚学刊》第1辑,北京中华书局,1983年,页145-149。
------《隋书康国传探微》,《文史》第26辑,北京中华书局,1986年,页103-108。
------《唐代九姓胡礼俗丛考》,《文史》第35辑,北京中华书局,1992年,页109-125。
------《唐代“黄坑”辨》,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3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2年,页244-250。
------《唐代九姓胡崇“七”礼俗及其源流考辨》,《文史》2002年第3辑,北京中华书局,页105-111。
陈国灿
------《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祆教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1988年第1期,页198-209, 282。
------《从葬仪看道教“天神”观在高昌国的流行》,《吐鲁番学研究专辑》,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,1990年第1版,页126-139。
陈海涛
------《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》,《敦煌研究》2000年第2期,页160-167。
------《阿姆河宝藏及其反映的早期粟特文化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1年第2期,页62-68。
------《从葬俗的变化看唐代粟特人的汉化》(《文博》(西安),2001年第3期,页47-52,58。
------《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——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》,南开大学博士论文,2001年4月。
陈世良
------《天山之“天”与祆教之“祆”——西北地区宗教文化的一个侧面》,《敦煌研究》1990年第4期,页47-56。
陈垣
------《火祆教入中国考》,《国学季刊》第1卷第1号,1923年1月,页27-46;收入《陈垣学术论文集》第一集,中华书局1980年,页303-328;《陈垣史学论著选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1年,页109-132。
程林泉、张翔宇
------《西安北郊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4年11月24日第一版。
程越
------《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》,《史学月刊》1994年第1期,页22-27。
程书林、郑喜梅、张兴民
------《太原清理一罕见隋代墓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1999年10月24日第1版。
池田温著,辛德勇译
------《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》,见刘俊文主编《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》第9卷,北京中华书局,1993年,页140-219。
崔岩
------《也谈唐代太原“黄坑”葬俗的宗教属性》,《洛阳大学学报》,2003年第3期,页22-24。
丁万录
------《匈奴休屠王“祭天金人”研究管窥》,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》,2005年第4期,页70-74。
董长君
------《马氏墓志》,《西安晚报》1986年11月4日第3版。
樊圃
------《六到八世纪突厥人的宗教信仰》,《文史》第19辑,北京中华书局,1983年,页191-209。
费佩君
------《拜火教的兴衰》,《外国史知识》,1985年第5期,页23-24。
高永久
------《西域祆教考述》,《西域研究》1995年第4期,页77-83。
------《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》,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7年。
葛承雍
------《祆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》,《国学研究》第十卷,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2年11月第1版,页23-38。
耿昇译,马苏第著
------《黄金草原》,青海人民出版社,1998年。(主要见第68章有关火神庙的记述。)
龚方震
------《西域宗教杂考》,《中华文史论丛》1986年第2辑,页259-273。
------《祆教:四方宗教融合的一环》,见氏著《融合四方文化的智慧》(中国的智慧丛书),浙江人民出版社,1992年8月,页63-77。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》,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一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3年,页15-20。
------ 《隋唐歌舞曲名中所见粟特语》,载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二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25-28。
------《印欧人的密特拉崇拜》,见胡守为主编《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,2000年,页709-736;李国章、赵昌平主编《中华文史论丛》,第63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0年9月,页34-54。
------《祆教的诚信观念》,《萨保与萨薄: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》,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三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年11月,页39-43。
龚方震、晏可佳
------《祆教史》,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,1998年。
郭德焱
------《鸦片战争前后广州口岸的巴斯商人》,蔡鸿生主编《广州与海洋文明》,中山大学出版社,1997年,页356-412。
------《广州黄埔长洲岛巴斯遗址图录》,广州中山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专刊,2000年12月。
------《清代广州的巴斯商人》,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01年5月。
------《清代广州的巴斯商人》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。
郭物
------《中国祆教艺术中的鱼马兽》,《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——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》,北京科学出版社,2005年,页667-680。
韩 伟
------《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》,《文物》2001年第1期,页90-101。
何方耀
------《它山之石 典范之作—玛丽·博伊斯〈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〉汉译本评介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6年第1期,页115-118。
何遂
------《唐故米国大首领米公墓志铭考》,《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》第6卷第2号,1932年3、 4月,页141-144。
贺梓城
------《唐王朝与边疆民族和邻国的友好关系——唐墓志铭札记之一》,《文博》1984年创刊号,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,页56-60。
------《唐长安城历史与唐人生活习俗——唐代墓志铭札记之二》,《文博》1984年第2期,页35-43。
黄汉纲
------《拜火教在广州的遗迹》,《广州日报》1983年1月28日第4版。
------《广州的无声塔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5年第2期,页148-153。
黄心川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简介》,《世界宗教资料》1984年第4期,页25-30,14;是文经修订 收入作者主编《世界十大宗教》,北京东方出版社,1988年,页30-42。
姜伯勤
------《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1994年。
------《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》,中国社科会学出版社,1996年。
------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北京三联书店,2004年4月。
------《敦煌白画中的粟特神祗》,刊《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》,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1990年,页296-309;收入氏著《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》,页179-195。
------《敦煌与波斯》,刊《敦煌研究》1990年第3期,页1-15。
------《论高昌胡天与敦煌祆寺》,刊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93年第1期,页1-18;经修订作《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》,收入氏著《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》,页477-505;《高昌敦煌的萨宝制度与胡祆祠》,收入氏著《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》,页226-263。
------《介休祆神楼与宋元明山西的祆教》,1997年11月-12月日本东洋文库学术讲演稿;日文版见《东洋学报》第80卷第4号,平成十一年(1999年)二月,页423-450。经修订作《论宋元明时期山西介休的祆神楼》,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71-284。
------《萨宝府制度源流论略》,饶宗颐主编《华学》第3辑,北京紫禁城出版社,1998年,页290-308。
------《山西介休祆神楼古建筑装饰的图像学考察》,《文物》1999年第1期,页56-66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85-294。
------《安阳北齐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考察与入华粟特人的祆教美术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1 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1999年,页151-186 ,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33-62。
------《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》,提交“汉唐之间:文化互动与交融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北京大学考古系,2000年7月5-9日;收入巫鸿主编《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1年9月,页29-50;又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121-138。
------《敦煌白画中粟特神祇图像的再考察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2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0年,页263-291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49-270。
------《唐敦煌城市的礼仪空间》,《文史》第55辑,2001年7月,页229-244。
------《唐安菩墓(所出)三彩骆驼所见“盛于皮袋”的祆神》,荣新江主编《唐研究》第七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1年,页55-70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25-236。
------《西安北周萨宝安伽墓图像研究——北周安伽墓画像石图像所见伊兰文化、突厥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》,饶宗颐主编《华学》第5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1年12月,页14-37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95-120。
------《图像证史:入华粟特人祆教艺术与中华礼制艺术的互动——MIHO博物馆所藏北朝画像石研究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3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1年,页241-259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77-94。
------《祆教画像石——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》,《文物天地》2002年第1期,页34-37。
------《中国祆教画像石的“语境”》,“古代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的调查、整理与研究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,2002年11月15—16日,北京大学;刊荣新江、李孝聪主编《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和新问题》,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年1月,页233-238;另见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5-32。
------《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祆教画像石图像的再探讨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4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2年,页183-198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139-154。
------《天水隋石屏风墓胡人“酒如绳”祆祭画像石画像研究》,《敦煌研究》2003年第1期,页13-21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155-170。
------《中国祆教画像石所见胡乐图像》,载郑培凯主编《九州学林》,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,2003年冬季一卷二期,页116-141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299-314。
------《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祆教图像的象征意义——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究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5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3年,页169-188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63-76。
------《中国祆教画像石在艺术史上的意义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4年第1期,页70-78, 125-126;收入氏著《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》,页315-328。
------《入华粟特人萨宝府身份体制与画像石纪念性艺术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43-48。
------《唐会昌毁祆后的祆神祆祠与祆僧》,《华学》第七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4年,页219-222。
------《吐鲁番所出高昌“祀天”文书考》,《敦煌吐鲁番研究》第八卷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,页31-34。
------《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第7辑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5年,页281-298。
姜淑玲译、妹尾河童著
------《窥视印度》,北京三联书店,2004年10月,页97。
解梅
------《唐五代敦煌地区赛祆仪式考》,《敦煌学辑刊》2005年第2期,页144-149。
金正录
------《莫把“祆教”当“祅教”》,《咬文嚼字》,2000年第5期,页46。
郎保利、渠传福
------《试论北齐徐显秀墓的祆教文化因素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04年第3期,页114-122。
雷 闻
------《 割耳剺面与刺心剖腹--粟特对唐代社会风俗的影响》,荣新江、张志清主编: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,页41-48。
黎国韬
------《二郎神之祆教来源—兼论二郎神何以成为戏神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,2004年第2期,页78-83
黎 蔷
------《西亚诸教对敦煌乐舞影响之研究》(上、下),《交响—西安音乐学院学报》1995年第3期,页50-53;第4期,页14-17。
李明
------《奇绝安伽墓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0年8月30日。
李 默
------《拜火教在中国流行》,见氏编《中华文明大博览》,广东旅游出版社,1997年6月第1版,页778。
李树辉
------《唐代粟特人移民聚落形成原因考》,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4年第2期,页14-19。
李凇
------《香炉与火坛—六世纪祆教对中国艺术影响之一例》,见氏著《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》,中华书局,2002年,页511-519。
李铁匠
------《古代伊朗的种姓制度》,《世界历史》1998年第2期,页67-74;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二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54-62。
------《波斯庄历史调查》,《萨保与萨薄: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》,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三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年11月,页44-59。
李伟明
------《粟特:雾里看花——评姜伯勤〈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〉》,《敦煌研究》2005年第1期,页108-111。
李永平
------《从考古发现看胡腾舞与祆教仪式》,西安碑林博物馆编《碑林集刊》(九),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3年12月,页133-142。
李永平、周银霞
------《围屏石榻的源流和北魏墓葬中的祆教习俗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2005年第5期,页72-77。
李玉昆
------《唐洛阳三夷教》,刊《洛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》,科学,1999年。
李正宇
------《敦煌傩散论》,《敦煌研究》1993年第2期,页111-122。
梁鸿飞、赵跃飞
------《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》,北京人民出版社,1994年,见第六章《西来新宗教的流行》,页156-170。
林玖译,羽田亨著
------《中世纪中亚地方的诸宗教及其典籍》,《中国新论》第3卷第3期,1937年3月,页 45-51。
林梅村
------《从陈硕真起义看火祆教对(在)唐代民间的影响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1993年第2期,页140-142;收入氏著《西域文明》,东方出版社1995年,页462-466。
------《唐长安城所出汉文-婆罗钵文双语墓志跋》,《西域文明》,页251-258。
------《从考古发现看火祆教在中国的初传》,《西域研究》1996年第4期,页54-60。收入 氏著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1998年,页102-112。
------《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》,原载《考古与文物》1997年第1期,页50-54;收入氏著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》,页198-208。
------《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》,《文物》,1997年第9期,页55-65;收入氏著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》,页157-177。
------《稽胡史迹考—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2002年第1期,页71-84。
林悟殊译,柳存仁撰
------《唐前火祆教和摩尼教在中国之遗痕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1年第3期,页36-61。
林悟殊
------《摩尼教及其东渐》,北京中华书局,1987年;台北淑馨出版社,1997年。
------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台北,新文丰出版公司,1995年。
------《唐代景教再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3年。
------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。
------《唐代长安火祆大秦寺考辨》,《西北史地》1987年第1期,页8-12;并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39-150。
------《印度的琐罗亚斯德教徒》,《世界宗教资料》1987第1期,页1-5;并见氏著《波斯 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1-22。
------《论高昌“俗事天神”》,《历史研究》1987年第4期,页89-97;并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23-138。
------《火祆教始通中国的再认识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7年第4期,页13-23;并见氏著 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05-122。
------《唐人奉火祆教考辨》,《文史》1988年第30辑,页101-107;并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51-164。
------《祆教的原始经典〈伽萨〉》,《世界宗教资料》1989第1期,页10-14;并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31-42。
------《〈阿维斯陀经〉及其研究概况》,《西南亚研究》1989年第1期,页46-48。
------《近代琐罗亚斯德教研究的滥觞》,《百科知识》1989年第4期,页26-27;并见氏著 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-9。
------《火祆教的葬俗及其在古代中亚的遗痕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1990年第1期,页61-67;修订作《中古琐罗亚斯德教葬俗及其在中亚的遗痕》,收入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85-104;另题为《中亚古代火祆教葬俗》,收入张志尧主编《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》,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,1994年,页229-237。
------《祆教净礼述略》,台北《辅仁大学神学论集》第102号,1994年,页619-634;并 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61-69。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的圣火崇拜》,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51-60。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婚姻观述略》,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71-77。
------《从一神论及善恶二元思想看唐代三夷教》见氏著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》,页165-174。
------《火祆教在唐代中国社会地位之考察》,载蔡鸿生主编《戴裔煊教授九十诞辰纪念文 集:澳门史与中西交通研究》,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8年,页169-196;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256-283。
------《唐朝三夷教政策论略》,刊荣新江主编《唐研究》第4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 年,页1-14;并见氏著《唐代景教再研究》,页106-119。
------《唐季“大秦穆护祆”考(上)》,《文史》第48辑,1999年,页39-46。《唐季“大秦穆护祆”考(下)》,《文史》第49辑,1999年,页101-112。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284-315。
------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与中国古代的祆神崇拜》,刊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1辑, 北京中华书局,1999年,页202—222;收入傅杰编《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》下册,云南人民出版社,2001年12月,页1892—1907;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316-345。
------《泉州白耉庙属性拟证》,《海交史研究》1999年第2期,页12—22,11;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84-104。
------《陈垣先生与中国火祆教研究》,龚书铎主编《励耘学术承习录:纪念陈垣先生诞辰 120周年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0年,页170-179;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421-431。
------《20世纪中国琐罗亚斯德教研究述评》,刊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2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0年11月,页243-265。
------《三夷教·火祆教》,载胡戟等主编《二十世纪唐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2年,页577-585。
------《唐代三夷教的社会走向》,荣新江主编《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》上海辞书出版社, 2003年,页359-384;并见氏著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346-374。
------《〈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〉中译本序》,原刊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4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4年6月,页255-259;又见林悟殊《中古三夷教辨证》,页432-439;[英]玛丽·博伊斯原著,张小贵、殷小平译:《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》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,页3-10。
------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2005年第5期,页60-71。
------《内陆欧亚祆教研究述评》,刊余太山主编《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,2005年,页399-418。
林振辉(译)
------《印度拜火教 信徒古来稀》,《世界日报》(泰国曼谷)1994年9月25日第16版。
刘方
------《〈纯常子枝语〉与祆教研究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》第2辑,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,页413-419。
刘铭恕
------ 《元人杂剧中所见之火祆教》,《金陵学报》第11卷1期,1941年,页35-50;又见《边疆研究论丛》,1942-1944年,页1-16。
------ 《火祆教杂考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4年第4期,页123-126。
------ 《敦煌遗书中所见之祆教》,见氏文《敦煌遗书杂记四篇》,刊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编《敦煌学术论集》,甘肃人民出版社,1985年,页51-56。
刘文锁
------《姜伯勤〈中国祆教艺术史〉学记》,刊《西域研究》2004年第3期,页119-120。
刘迎胜
------ 《唐苏谅妻马氏汉、巴列维文墓志铭再研究》,刊《考古学报》1990年第3期,页295-305。
------《古代中原与内陆亚洲地区的语言交往》,《学术集林》七,上海远东出版社,1996年,页181-185。
刘永增
------《莫高窟第158窟的纳骨器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》,《敦煌研究》,2004年第2期,页13-18。
刘再聪
------《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宗教文明》,《丝绸之路》2000年第1期,页82—84。
柳存仁
------《“徐直事为”考》,《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》,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,香港三联书店, 1986年,页89-130。
------《唐代以前拜火教摩尼教在中国之遗痕》,氏著《和风堂文集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年,页495-554。
柳洪亮
------《新疆鄯善县吐峪沟发现陶棺葬》,《考古》1986年第1期。
楼宇烈、张志刚主编
------《中外宗教交流史》,湖南教育出版社,1998年9月,页151-159。
罗丰
------《固原南郊隋唐墓地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1996年。
------《胡汉之间—“丝绸之路”与西北历史考古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4年。
------《中亚流传中国的拜火教与摩尼教之比较研究》,《固原师专学报》1989年第4期,页57-63、70。
------《固原南郊隋唐中亚史氏墓志考释》(上),《大陆杂志》第90卷第5期,1995年,页13-33。
------《固原南郊隋唐中亚史氏墓志考释》(下),《大陆杂志》第90卷第6期,1995年,页17-38。
------《萨宝: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》,刊荣新江主编《唐研究》第4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215-249。
------《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》,袁行霈主编《国学研究》第7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,页235-278。
罗新
------《元散曲所见祆教资料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2001年第3期,页138。
马德
------《〈敦煌廿咏〉写作年代初探》,《敦煌研究》创刊号1983年,页179-186。
马国荣
------《唐以前西域的丧葬文化》,《西域研究》1995年第2期,页92-100。
马里千
------《米芾氏族和宗教信仰的疑问》,《河北师范学院学报》1987年第4期。
------《祆祠与波斯寺—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问题》,见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》1993年第1辑,页155-169。
马明达
------《七圣刀与祆教》,见氏著《说剑丛稿》卷四,兰州大学出版社,2000年,页256-262。
马苏坤译,李琪校,(苏)李特文斯基著
------《帕米尔塞人墓葬中的宗教信仰》,《新疆文物》1989 年第3期,页108-124。
毛民译,影山悦子著
------《粟特人在龟兹:从考古和图像学角度来研究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191-204。
孟西安
------《西安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证实:千年前长安已是国际性都市》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2004年11月25日第7版。
孟宪实
-------《麹氏高昌祀部班祭诸神及其祭祀制度初探》,《新疆文物》1991年第3期,页71- 79。
缪哲
-------《以图证史的陷阱》,《读书》2005年第2期,页140-145。
牟钟鉴、张践
-------《中国宗教通史》,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0年1月,见页575-581,646。
裴建平
-------《再论北魏茹氏合邑一百人造像碑的宗教性质——兼与施安昌先生商榷》,西安碑林博物馆编《碑林集刊》第10集,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4年12月,页69-76。
彭树智
------《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》,刊《人文杂志》1999年第1期,页96-103。
------《七圣刀与祆教关系一解》,载氏著《松榆斋百记——人类文明交往散论》,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,2005年,页124-125。
齐东方
------《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》,《文物》2006年第8期,页78-84。
钱伯泉
------《从祀部文书看高昌麴氏王朝时期的祆教及粟特九姓胡人》,《新疆文物》1990年第3 期,页93-101;并见中国吐鲁番学会秘书处编《中国吐鲁番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(内部发行),1992年,页19-33。
邱紫华、李宁
-------《古代波斯宗教哲学的二元本体论及原型意象的审美阐释》,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》,第20卷第2期,2000年4月,页26-32。
饶宗颐
------《穆护歌考》,刊《大公报在港复刊卅周年纪念文集》下卷,香港1978年,页733-771;《选堂集林·史林》中册,香港中华书局,1982年,页472-509;《文辙》(下),台北学生书局,1991年;《饶宗颐史学论著选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3年,页401-441。
-------《塞种与Soma——不死药的来源探索》,《中国学术》2002年第4辑(总第十二辑),北京商务印书馆,页1-10。
荣新江
------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北京三联书店,2001年12月。
------《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考》,原刊马大正、王嵘、杨镰主编《西域考察与研究》,新疆人民出版社,1994年,页157-172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19-36。
------ 《祆教初传中国年代考》,刊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《国学研究》第3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6年,页335-353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277-300。
------《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》,载《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台北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编,1997年,页231-241;收入《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·史学卷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762-769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222-237。
------《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》,《国学研究》第6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,页27—85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37-110。
------《粟特系祆教的流传及其在艺术上的影响》,提交“汉唐之间:文化互动与交融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北京大学考古系,2000年7月5-9日;经修订作《粟特祆教美术东传过程中的转化—从粟特到中国》,收入巫鸿主编《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1年9月,页51-72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301-325。
------《高昌王国与中西交通》,刊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2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0年11月,页73-83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183-203。
------《隋及唐初并州的萨宝府与粟特聚落》,《文物》2001年第4期,页84-89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169-179。
------《书评:龚方震、晏可佳〈祆教史〉》,刊余太山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3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2年4月,页288-292;又见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452-459。
------《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》《艺术史研究》第4辑,广州中山大学
出版社,2002年,页199-221。
------《波斯与中国: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》,《中国学术》2002年第4辑(总第十二辑),页56-76。
------《西亚宗教的传播·祆教》,载胡戟等主编《二十世纪唐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2年,页273-277;收入氏著《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》,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5年,页82-92。
------《北朝隋唐胡人聚落的宗教信仰与祆祠的社会功能》,刊荣新江主编《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3年,页385-412。
------《导言: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——新问题与新探索》,刊荣新江主编《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》,页1-12;收入氏著《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》,195-211。
------《佛像还是祆神?—从于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同形态》,郑培凯主编《九州学林》1卷2期,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3冬季,页93-115。
------《萨保与萨薄: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》,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三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年11月,页128-143。
------《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》,纪宗安、汤开建主编《暨南史学》,第二辑,暨南大学出版社,2003年,页102-123。
------《〈释迦降伏外道像〉中的祆神密斯拉与祖尔万》,《华林》2,北京中华书局,2002年1月,页201-213;收入氏著《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》,页326-342。
------《从撤马尔干到长安--中古时期粟特人的迁徙与入居》,荣新江、张志清(主编)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4月版,页3-8。
------《萨保与萨薄: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队商首领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49-71。
------《四海为家——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》,《上海文博》2004:4,页85-91+图1-11。
------《历史时期的胡汉葬俗:吐鲁番的例证》,余太山编《欧亚学刊》4,中华书局,2004.6,页177-181。
------《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5年第2期,页1-11,116。
------《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补考》,提交“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中国上海,2005年6月24-26日。
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
------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。
荣新江、张志清主编
------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。
芮传明
------《粟特人在东西交通中的作用》,《中华文史论丛》1985年第1辑,页49-67;后改为《粟特人对东西交通的贡献》,收入张志尧主编《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》,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,1994年,页327-334。
------《“萨宝”的再认识》,《史林》2000年第3期,页23-39。
桑原骘藏撰
------王桐龄译《隋唐时代西域归化人考》,《师大月刊》1935年第22期,页317-334;
1936年第26期,27期,页138-169。
------何健民译《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》,《武汉大学文哲季刊》1936年第5卷第2号,页423-458;第3号,页679-694;第4号,页877-942。中华书局单行本,1939年。
山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太原市考古研究所、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
------《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》,《文物》2001年第1期,页27-52。
------《太原隋虞弘墓》,文物出版社,2005年。
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
------《西安发现晚唐祆教徒的汉、婆罗钵文合壁墓志——唐苏谅妻马氏墓志》,《考古》1964年第9期,页458-461。
陕西省考古研究所
------《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2000年第6期,页28-35。
------《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》,《文物》2001年第1期,页4-26。
------《西安北周安伽墓》,文物出版社,2003年8月。
沈福伟
------《中西文化交流史》,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,1988年,见页163-165。
沈睿文
------《夷俗并从——安伽墓和北朝烧物葬》,《中国历史文物》2006年第4期,页4-17。
施安昌
------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北京紫禁城出版社,2002年2月。
------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北京紫禁城出版社,2004年12月。
------《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1997年第2期,页73-85; 收入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43-358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32-51。
------《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1998年第2期,页21-29;收入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59-370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52-65。
------《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——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1999年第2期,页70-78;收入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71-382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89-99。
------《祆教礼仪所用植物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2001年第3期,页12-16;收入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83-389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139-149。
------《圣火祆教图像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2002年第1期,页65-71;收入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98-403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130-138。
------《南朝梁肖(萧)宏墓碑考》,见氏著《善本碑帖论集》,页390-397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66-80。
------《北魏茹小策合邑一百人造像碑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2002年第4期,页32-37。
------《六世纪前后中原祆教文物叙录》,“古代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的调查、整理与研究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,2002年11月15-16日,北京大学;刊荣新江、李孝聪主编《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和新问题》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年1月,页239-246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186-199。
------《北魏茹小策合邑一百人造像碑补考》,北京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2003年第4期,页68-74。
------《对六世纪前后中国祆教艺术图像的认识》,《法国汉学》丛书编辑委员会编《法国汉学》第八辑(教育史专号),中华书局,2003年12月,页498-509。
------《北齐徐显秀、娄叡墓中的火坛和礼器》,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2004年第6期,页41-48,157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118-128。
------《河南沁阳北朝墓石床考—兼谈石床床座纹饰类比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365-374;《火坛与祭司鸟神》,页100-117。
施萍婷
------《本所藏〈酒帐〉研究》,《敦煌研究》创刊号1983年,页142-155。
宋晓梅
------《我看高昌“俗事天神”:兼谈祆教的东传》,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》1998年第2期,页23-32。
------《高昌国民的“天神”信仰》,见氏著《高昌国——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3年11月,页233-255。
苏航
------《北朝末期的萨保品位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5年第2期,页12-24,116。
素兰
------《摩尼教和火祆教在唐以前入中国的新考证》,香港《明报》1973年第12期,页72-76。
孙昌武
------《隋唐五代文化志》(中华文化通志历史文化沿革典)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8年10月,页389-391。
孙福喜、杨军凯
------《考古新发现—西安史君墓发掘报告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。
孙培良
------《祆教杂记》,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编《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》,青海人民出版社,1982年,页35-45。
谭蝉雪
------《敦煌祈赛风俗》,《敦煌研究》1993年第4期,页61-67。
------《“君者者状”辨析》,一九九四年敦煌国际研讨会论文,敦煌,1994年8月。
唐长孺
------《魏晋杂胡考》,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》,北京,三联书店,1955年,页382-450。
滕 磊《祆教在华遗存考》,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,2001年5月。
------《祆教犬神考》
------《西域圣火—神秘的古波斯祆教》,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4年。
万毅
------《山西介休洪洞之宋元祆教遗痕》,未刊稿。
------《西域祆教三联神崇拜与山西介休祆神楼》,刊荣新江、李孝聪主编《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和新问题》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年1月,页259-269。
王丁
------《南太后考:新疆博物馆藏吐鲁番安伽勒克出土的金光明经题记(65TIN:29)解说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修订为《南太后考—吐鲁番出土北凉写本〈金光明经〉题记与古代高昌及其毗邻地区的那那信仰与祆教遗存》,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430-456。
------《吐鲁番安伽勒克出土北凉写本〈金光明经〉及其题记研究》,刊《敦煌吐鲁番研究》,第九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。
王青
------《论西域文化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影响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99年第2期,页33- 42。
------《石赵政权与西域文化》,《西域研究》2002年第3期,页91-98。
王素
------《魏晋南朝火祆教钩沉》,《中华文史论丛》1985年第2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,页225-233。
------《高昌火祆教论稿》,《历史研究》1986年第3期,页168-177。
------《也论高昌“俗事天神”》,《历史研究》1988年第3期,页110-118。
王 韬
------《白头教人》,见氏著《瓮牗馀谈》卷四;[清]王韬著,陈戍国点校《瀛嶿杂志 瓮牗馀谈》,长沙岳麓书社,1988年,页139-140。
王小甫
------《“弓月”名义考》,刊《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,1991年,页351-363;附录于氏著《唐吐番大食政治关系史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2年,页224-242。
------《弓月部落考》,附录于氏著《唐吐番大食政治关系史》, 页243-256。
王永平
------《论唐代民间道教对陈硕真起义的影响—兼与林梅村同志商榷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,1995年第1期,页100-107。
王兆麟、冯国
------《西安发现一座1400多年前的拜火教墓葬》,《光明历史网》2000年8月9日。
魏庆征编
------《古代伊朗神话》,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,1999年。
魏庆征译,[苏]谢·亚·托卡列夫著
------《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85年。(第18章《伊朗的宗 教(玛兹达教)》,见是书页368-381。)
吴羽
------《书评:姜伯勤〈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〉》,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、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《历史人类学学刊》,2005年10月,第三卷第二期,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出版,页162-166。
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
------《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》,《考古》,2004年,第7期,页38-49,图版七、八、九。
------《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》,《文物》2005年第3期,页4-33。
向达
------《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》,北京三联书店,1957年。(见页89-95《西亚新宗教之传入 长安》)。
阎万钧
------《唐代昭武九姓之宗教的东传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8年第1期,页132-140;有关部分见页132-134。
颜廷亮
------《敦煌文化中的祆教、摩尼教和景教》,段文杰主编《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: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》,甘肃人民出版社,2001年8月,页418-429。
杨富学
------《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》,民族出版社,2003年9月。(主要见第二章第六节〈祆教〉,页252-257。)
------《回鹘祆教小考》,《敦煌吐鲁番研究》2003年第1期(总第7期),页130-133。
杨巨平
------《虞弘墓祆教文化内涵试探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06年第3期,页103-111。
杨军凯
------《西安又发现北周贵族史君墓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3年9月26日。
------《关于祆教的第三次重大发现——西安北周萨宝史君墓》,《文物天地》2003年第11期。
------《北周史君墓石椁东壁浮雕图像初探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5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3年,页189-198。
------《入华粟特聚落首领墓葬的新发现--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石椁图像初释》,荣新江、张志清主编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,页17-26。
------《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》,提交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2004年4月23日-25日,中国北京;收入荣新江、华澜、张志清主编《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》,《法国汉学》第十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12月,页3-17。
杨炼译,藤田丰八著
------《萨宝》,见氏著《西域研究》,页27-50,商务印书馆,1937年。
杨宪益
------《萨宝新考》,收入《译馀偶拾》北京三联书店,1983年,页317-337。
叶奕良
------《伊朗历法纵谈》,载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二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122-133。
伊藤义教
------《西安出土汉·婆合璧墓志婆文语言学的试释》,刊《考古学报》1964年第2期,页195-202。
尹申平
------《安伽墓展现的历史画卷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0年8月30日。
殷小平、张小贵
------《脱俗求真 锲而不舍—〈中古三夷教辨证〉读后》,《书品》第六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,页49-56。
于卫青
------《从历史交往看祆教的早期发展》,《中东研究》(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)总第36期,2000年10月,页39-42;《滨州教育学院学报》2001年第1期,页38-41。
羽离子
------《唐代穆护及其首次遭逢灭教》,《海交史研究》1992年第1期,页34-44。
元文琪
------《二元神论: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》,北京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7年。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如是说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集刊》第10辑,1985年,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页257-281。
------《波斯古经〈阿维斯塔〉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1986年第1期,页55-61,99。
------《〈阿维斯塔〉神话与琐罗亚斯德教哲理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87年第4期,页1-12。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与摩尼教的比较研究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97年第3期,页58-70。
------《“水中之火”与“水中之光”的原型意义》,载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二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,页134-140。
------ 译,《波斯神话精选》,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,1991年。
------ 译,《波斯古代诗选·阿维斯塔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5年。
------ 译,[伊朗]贾利尔·杜斯特哈赫选编《阿维斯塔-琐罗亚斯德教圣书》,北京商务印书馆,2005年。
------ 译,[伊朗]达乌德撰,《〈阿维斯塔〉研究小史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00年第1期,页30-32。
张广达、荣新江
------《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——S.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1989年第2期,页24-36;收入张广达《西域史地丛考初编》(中华学术丛书)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年,页217-248。
张广达
------《祆教对唐代中国之影响三例》,载李学勤、龙巴尔主编《法国汉学》第1辑,清华大 学出版社,1996年,页143-154。
------《唐代祆教图像再考》,载荣新江主编《唐研究》第3卷1997年,页1-17。
------《吐鲁番出土汉语文书所见伊朗语地区宗教的踪迹》,《敦煌吐鲁番研究》第4卷,1999年,北京大学出版社,页7-11。
------《再读晚唐苏谅妻马氏双语墓志》,《国学研究》第十卷,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2年11月第1版,页1-22。
张鸿年
------ 《波斯文学史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3年;北京昆仑出版社,2003年。
------ 编选《波斯古代诗选》,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5年。
张鸿年、宋丕方译,[伊朗]菲尔多西著
------ 《列王纪—勇士鲁斯塔姆》,南京:译林出版社,2000年。
------ 《列王纪全集》,长沙:湖南文艺出版社,2001年。
张乃翥
------《中原出土文物与中古祆教之东浸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1992年第3期,页29-39;并见北京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、台北《南海》杂志社合编《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集》,北京,书目文献出版社,1996年,页81-97。
张庆捷
------《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椁浮雕》,提交“汉唐之间:文化互动与交融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北京大学考古系,2000年7月5-9日;经修订作《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椁浮雕的初步考察》,收入巫鸿主编《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1年9月,页3-28。
------《〈虞弘墓志〉中的几个问题》,《文物》2001年第1期,页102-108。
------《虞弘墓石椁图像中的波斯因素》,叶奕良编《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》第三集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3年11月,页237-255。
------《虞弘墓石椁图像整理散记》,《艺术史研究》5,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3年,页199-222。
------《入乡随俗与难忘故土--入华粟特人石葬具概观》,荣新江、张志清主编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--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》,页9-16。
张士智
------《神秘的拜火教》,《羊城晚报》1983年1月2日第4版。
张淑琼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的现代伊朗版—读〈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〉中译本》,《书品》第六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,页57-61,69。
张小贵
------《古波斯“不净人”考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2年第5期,页68-75。
------《唐代九姓胡奉火祆教“诣波斯受法”考》,刊林中泽主编《华夏文明与西方世界》,香港博士苑出版社,2003年,页63-74。
------《“粟特人在中国—历史、考古、语言的新探索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》,刊郝春文主编《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(ILCDS)通讯》,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、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,北京,2004年1期(总第2期),2004年6月20日,页25-27。并见郝春文主编《2002-2005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集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,页147-150。
------《唐宋祆祠庙祝的汉化—以史世爽家族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5年第3期,页72-76。
------《“派提达那”非“屏息”辨》,刊余太山、李锦绣主编《欧亚学刊》第五辑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,页49-62。
------《火烧祆庙:唐宋祆教婚俗及其影响》,提交“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”论文,中国上海,2005年6月24-26日。经修订作《祆教内婚及其在唐宋社会的遗痕》,待刊于《欧亚学刊》。
张小贵、殷小平译,[英]玛丽·博伊斯原著
------《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》,北京中华书局,2005年。
张云
------《本教古史传说与波斯祆教的影响》,《中国藏学》1998年第4期,页70-80。
张总
------《祆教艺术双璧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01年第1期,页19-20。
赵贞
------《唐五代宋初敦煌的祆教崇拜》,《丝绸之路》2000年第4期,页47-48。
郑炳林
------《唐五代敦煌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》,《敦煌研究》1996年第4期,页80-96。
郑岩
------《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——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》,刊巫鸿主编《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1年9月,页73-109。
------《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祆教美术》,收入氏著《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》,北京文物出版社,2002年,页236-284。
钟焓
------《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—兼论粟特人的“内亚化”问题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2005年第1期,页67-84。
周建新
------《哈萨克族拜火尚白习俗新解》,《新疆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5年第23卷第1期,页49-52、29。
------《关于哈萨克民族信仰祆教的相关文献记载和遗迹》,《西北民族学院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.汉文) 1995年第3期, 页64-71。
周菁葆
------《西域祆教文明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1991年第1期,页115-124,90。
周伟洲
------《隋虞弘墓志释证》,刊荣新江、李孝聪主编《中外关系史:新史料和新问题》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年1月,页247-257。
朱昌颐
------《琐罗亚斯德教》,见罗竹风主编《宗教通史简编》第七编第一章,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,1990年,页519-527。
作铭
------《唐苏谅妻马氏墓志跋》,《考古》1964年第9期,页458-461;又收入《夏鼐文集》下卷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0年,页108-111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