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rch 05, 2009

05-03-2009: 汉族的民族情怀

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,东北亚民族,汉族,倭族,棒族,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加深厚的民族情感。宗教情感是另外一回事,在这里不谈。那么问题是,为什么?

一种没有论证的解释是,倭族和棒族的强烈民族倾向是汉族传染给他们的,由于汉族文化在东北亚的巨大影响力,这个解释至少不是无稽之谈。那么在这里就只讨论汉族的民族情结问题。

一个简单的事实是,如果没有其他民族的存在,也就不存在对本民族的自我认识。汉族的民族认同,与汉族周边的民族有重要联系。在东北亚地区,长期以来的格局都是,汉族进行种植业生产,而其他民族,尤其是北方的民族,进行游牧生产;而且汉族始终是最先进的民族。汉族自始自终未能迈出传统中国范围,也就是因为无法在中国之外地区进行种植业生产。而游牧生产方式对种植业生产方式的更替对后者是灾难性的。在这个背景下,汉族对游牧民族进行了数千年之久的战争。正是在这些血与火的记忆里,产生了汉族的民族认同和情结——一旦对游牧民族作战失败,生命和财产都将受到重大损失。而这些民间的排外和仇恨,到了上层就演化出了中华中心论等等,反过来又更加促进了民间的民族情绪。

反观世界其他地区,美洲,澳洲本地土著几乎消失,短时间的外国移民生活,显然堆积不出深厚的民族认同。非洲文化被破坏太过,传承中断。欧洲除了蒙古人和维京海盗,几乎没有什么严重的生产方式改变的威胁,加之移民浪潮不断,也未能形成如东北亚这般强烈的民族情绪。

大致如此吧?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